2021年11月14日 星期日

胃癌手術後,飲食上要注意什麼?




胃癌在台灣的發生率,雖然不像大腸癌、肝癌那樣常見,但在諸多癌症當中,卻與「飲食」與「營養」最息息相關。根治性的手術切除,仍然是目前胃癌唯一可能治癒的方式,手術後要怎麼吃,如何保持足夠的營養,就變成一大課題。

 

手術後,我都吃不到以前那麼多,怎麼辦?

 

手術後沒辦法吃到像以前那麼多,是正常的,不需要過度焦慮。

 

胃癌手術後的飲食,最最核心的觀念,只有一個口訣:少量多餐,細嚼慢嚥

 

要了解自己為什麼吃不下,要先初步認識胃的功能。胃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我們進食的食物,一般會在胃裡面停留2-4個小時,經過胃本身的蠕動將食物磨碎,再與胃酸與酵素融合分解,排出至十二指腸進行下一步的消化與吸收。

 

根據腫瘤位置的不同,胃癌手術可能進行遠端或近端的胃切除,甚至是全胃的切除。切除之後,不僅胃的體積變小,蠕動與消化液的功能也會受到影響。因此,手術後的進食,必須本質上的從飲食頻率與咀嚼習慣做適應。

 

首先,胃能裝的體積變少了,很多病患才吃一點點就有飽足感。如果維持過去每日三餐的習慣,營養勢必會大大的不足。一般來說,我都會建議病人每天至少準備六份餐點,每次進食的量先抓平常的一半或更少。早餐與午餐之間,可以吃個小點心或喝一份飲品,在午茶與消夜的時間,也應該要有類似的安排。

 

由於胃的蠕動與消化液的功能也會因手術而變差,讓食物在口中停留久一點,咀嚼得細一點在吞下去,就變得非常重要。我會建議病患,一般的固體食物,可以在口中左右各咬10-15下之後,再吞下去;如果是飲料或湯品,則記得在口中多含一下,多品嘗一下味道再慢慢吞入喉中。

 

胃切除了這麼多,有沒有什麼不能吃?

 

大致上來說,胃癌手術後,沒有「不能吃」的東西。

 

術後的飲食照護,最重要的,是讓病人有吃的意願,選擇病人願意吃、吃得下的食物,比挑選特定的食材或營養品來得重要很多。我自己手術後的病人,有人問可不可以喝咖啡,有人問可不可以吃烤肉,我的答案一律是:可以先從少量試試看,沒有什麼不舒服,再慢慢吃多一點。

 

不過,考慮到胃切除後的一些特性,在胃口比較恢復之後,還是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容易引起腸胃脹氣的食物,應該予以避免;或是平常高纖飲食就比較不容易消化的人,飲食上應該降低其比例。舉例來說,白飯、白吐司或是麵食類等精緻澱粉,對於胃癌手術後患者,反而是相對好消化的主食;高纖的蔬果,則應該分次進食,避免忽然太大量的纖維引起消化上的不適。

 

蛋白質的比例,手術後可以適度地增加。手術後還在恢復期的病人,細緻的魚肉類是很好的選擇,此外蛋類、牛奶類如果原本進食就不會有腸胃不適的病人,也可以考慮多加攝取。

 

簡而言之,沒有不能吃的東西,但都建議從少量開始嘗試。願意吃,吃得下了,再考慮調整為高蛋白的飲食,並將高纖的食物降低比例、分餐進食。

 

多喝安素、營養補充品好不好?中藥補品可以吃嗎?

 

在手術後的恢復期,如果一下子沒辦法吃下那麼多的食物,安素或類似的營養補品可以取代部份的熱量與營養素。尤其是腸胃道功能還沒完全恢復,流質的東西相對好吸收,的確是可以當作術後飲食的選擇。

 

不過,能夠食用原型的食物,對病人還是最好的選擇。我們手術後的目標,就是希望病患可以回復到原本的生活,其中也包括飲食。即使食量未必一下子能達標,但至少喜歡的食物跟飲品,還是可以吃得下。

 

因此,我會建議病患,至少在日常的三餐中,還是盡可能以過去習慣、喜歡的食物為主。而在餐與餐之間,利用安素或其他營養品作為補充,填補熱量或蛋白質的不足,體能跟營養恢復上才會更有效率。相對的,如果執著要喝掉營養品,更沒有胃口吃到病患本來想吃的東西,那就有點本末倒置了。

 

至於中藥與補品,胃癌手術後並沒有絕對的禁忌,但務必找合格、專業的中醫師諮詢調配,切忌自行購買來源不明的中草藥,以免造成後續身體額外的負擔。

 

總結

 

胃癌手術後的核心概念,就是少量多餐,細嚼慢嚥。吃得下,願意吃,比挑食物吃有時候更重要。

 

至於營養補充品,作為餐與餐之間的補充,或是在胃口還沒那麼好時補足熱量,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但不需要因為吃太多的營養補充品,而排擠到原本想吃或願意吃的正餐。

胰臟癌或壺腹周圍腫瘤開刀,我會遇到什麼風險?

 

 

胰臟癌相關的手術,是外科手術中相對困難與複雜的。一般而言,位於胰臟頭部的腫瘤,需要做到胰十二指腸切除術(Pancreatoduodenectomy, Whipple Operation),位於胰臟體部或尾端的腫瘤,需要做到胰尾與脾臟切除術。

 

其中,淋巴結的根治性廓清,血管的切除與重建,甚至是全胰臟的切除,都是為了把腫瘤徹底拿乾淨,有可能或必須做到的選擇。

 

因此,在手術前病人最擔心的就是,胰臟癌開刀,我會遇到什麼風險?我的身體可以承受嗎?

 

雖然手術的同意書都會寫,不過還是在這裡概要的整理一下,希望對需要的人有所幫助。

 

術後胰液滲漏(Postoperative pancreatic fistula, POPF) 與吻合處相關滲漏

 

吻合處相關滲漏與術後胰液滲漏(Postoperative pancreatic fistula, POPF),是胰臟手術最常遇到的術後併發症之一,其中術後胰液滲漏的比率,國內外的醫學中心所發表的數據從10-40%不等,而且無論是胰十二指腸切除,或是胰尾切除都非常有機會遇到。

 

其實,大部分的術後胰液滲漏不一定會有症狀。但在部份的病人身上,可能會合併腹內的感染、腸胃道功能恢復緩慢等問題,嚴重的更少數人則可能會增加出血的風險。

 

一般來說,大多可以透過保守的藥物治療跟適當的引流獲得控制,但如果引流效果不佳,則在少數的情況下,會需要進行二次手術。

 

胰臟切除後出血(Postpancreatectomy hemorrhage, PPH)與手術中出血

 

胰臟位於後腹腔,與許多人體的重大血管相連,加上發炎或腫瘤位置等原因,手術中的出血有一定的機率會發生。雖然大部分的情況,當次手術都可以安全處理,但仍然有部份的病人,可能會需要階段性的手術,也就是分兩次完成,以確保安全。

 

出血也是胰臟手術後,偶爾遭遇到的合併症之一。其原因大多與胰液的滲漏或是腹腔內的感染有關,雖然發生的比率不高,但如果有發生,大多需要積極的治療,包括影像的診斷、放射介入性治療、內視鏡治療、血管支架的置放,甚至是剖腹探查的止血。

 

胃延遲排空(Delay gastric empty, DGE)或胃癱

 

胃延遲排空是腸胃道手術後常見的併發症之一,指的是食物在胃停留時間過久,造成病人因食物消化不良導致的噁心、嘔吐、腹脹跟食慾下降等現象。目前未延遲排空的確切機轉還不明確,但除了手術之外,糖尿病、藥物與部分內分泌失調疾病也會導致此症狀。

 

如果手術後有胃延遲排空的現象,常常會需要延長鼻胃管的放置。住院天數、經口進食的時間也會延後,不過絕大部分的病人,透過藥物跟保守治療,症狀都會漸漸改善。

 

少數的病人,會因為腹腔內的感染等其他原因,間接導致胃延遲排空。這個時候,就有可能需要進一步的引流或侵入性的治療來處理。

 

腹內感染(Intraabdominal Infection, IAI)與肺部併發症

 

術後的感染症,也是胰臟癌相關手術常遇到的併發症。尤其是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手術牽涉到三個以上的腸胃道重建(吻合),滲漏跟感染的風險也會跟著增加。如果是腹腔內的滲漏,滋生細菌,就是所謂的腹內感染;如果是呼吸器使用時間太長,或是臥床導致咳痰困難,就容易產生肺部感染,甚至是肺炎等併發症。

 

大部分的感染,透過抗生素與適當的引流,都可以順利的控制下來。僅有非常少數的狀況,會需要二次的手術來處理。

 

整體死亡率與其他可能風險

 

以目前的手術技術,以及手術前後的照護能力,胰臟癌手術的相關死亡率已經有大幅的進步。整體而言,手術的安全性還是與每間醫院的手術量與手術經驗息息相關。比較頂尖的醫學中心,整體的死亡率大多在5%以內;但如果一年手術量小於10台的醫院,併發症跟死亡率就會明顯的上升。

 

然而,如果病患本身年紀較大、慢性病較多、平時的身體狀況就不佳,死亡風險就會有明顯的上升。加上年紀大的患者,也有一定的比率會因為非手術的相關疾患,譬如心血管疾病、腦部疾病等原因,導致手術後的死亡,因此手術前的風險評估與醫病溝通,就變得非常關鍵。

 

小結

 

胰臟癌手術,在外科手術中依然是相當困難且富有挑戰的術式。常見的併發症包括滲漏、出血、感染與胃排空延遲等等,整體的死亡風險,在大型的醫學中心大多可控制在5%以內。

 

如果不幸罹患相關的疾病,建議到每年手術例數超過35例的大醫院求助,並需依照病人的年紀、慢性病狀況與腫瘤嚴重度做整體評估,以獲得安全與最有效的治療。

胰臟癌,存活率這麼低,開刀有比較好嗎?

 

胰臟癌是所有的惡性腫瘤裡面,存活率最低的癌症之一。有超過一半以上的患者,在初次診斷時已經無法開刀治療;如果初次診斷已經有遠端轉移,在目前無論透過各種療法,五年的存活率也大多小於5%

 

然而胰臟癌的手術,在外科手術中又特別複雜,會根據腫瘤位置的不同,可能需要做的術式也大不相同。

 

因此,許多患者在初次面對這樣的疾病時,都會有個共同的疑問。胰臟癌,如果存活率這麼低,開刀有比較好嗎?如果不能開刀,是不是就沒有希望了呢?

 

有沒有開刀,存活率差很多

 

胰臟癌的治療與存活率關鍵,在於癌細胞是否能清除乾淨。因此透過根治性的手術,把腫瘤本身切除乾淨,才可能有長期存活的希望。

 

首次的治療能不能手術,評估上其實相當的複雜。一般來說,如果初次診斷是早期,腫瘤大小小於兩公分,或者是兩公分以上但沒有淋巴結轉移,比較有機會一開始就手術治療。

 

然而,如果腫瘤大小不大,但一開始就有重要的動脈侵犯,譬如上腸繫膜動脈(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MA)、腹腔動脈幹(Celiac trunk)或肝動脈(Hepatic artery)等,或是重要的大靜脈侵犯超過180度,譬如下腸系膜靜脈(Superior mesentery vein, SMV)或門靜脈(Portal vein, PV),先手術雖然技術上可行,但對病人長期存活反而更不好。

 

相對的,打完化療以後,腫瘤如果有縮小或是沒有持續擴大,如果有開刀的機會,也應該選擇接受手術。一些系統信的回顧更指出,即使一開始是第四期,已經有肺部擴散的病人,如果化療後有獲得控制,積極的手術切除原發的胰臟癌,比起完全不手術,有更好的長期存活機會。

 

簡單來說,開刀仍然是治療胰臟癌最好的機會。至於要先開刀還是先化療後再來手術,一定要讓專業的醫師進行評估。

 

醫生叫我先化療,是不是就沒有希望了?

 

一般來說,一開始就需要先接受化療的患者,有兩種情況。一個是手術無法將腫瘤完全切除乾淨,需要透過化療將腫瘤縮小控制後才來開刀;另一種是手術技術上可以切除乾淨,但考量到腫瘤的特性,搭配手術前的化療可能能獲得更好的長期存活率。

 

因此,除了單純看腫瘤大小跟期數,更重要的是讓外科醫師評估腫瘤與血管的關係。如果目前腫瘤是屬於臨界可切除(Borderline resectable),或是局部晚期(Locally advanced),可以考慮先用化療讓腫瘤變小後,提高手術把腫瘤切乾淨的機會,減少手術後的復發,以及長期存活的機會。

 

在一些特殊的考量下,原本腫瘤不大的胰臟癌,也會被建議先做輔助性化療,之後再來開刀,來減少手術後的復發,並增加長期存活的機會。

 

根據日本的研究,如果臨床一開始診斷是可切除(Resectable)的患者,但是癌症指數CA199太高,淋巴結明顯有轉移性擴大,或是病患本身整體身體狀況太差,都可以考慮先以輔助性化療控制腫瘤後,再來開刀。如此一來,手術可以更完整的根除腫瘤,對於長期存活的機會也有顯著的幫忙。

 

因此,如果醫師評估認為應該先做化療,並不代表完全失去開刀的機會。相對的,這通常是為了讓病患有更好的長期存活機會,以及之後手術可以切得更乾淨,所做的選擇。

 

開刀完後,是不是就不用化療了?

 

這個問題不是單純的是非題,而應該看手術後最後的期數而定。

 

一般來說,如果手術時淋巴結都有完整清除,病理化驗完也沒有看到轉移,可以考慮密切的門診追蹤。

 

然而如果腫瘤本身很大合併有血管侵犯,或者是已經有出現淋巴轉移,一般來說都要搭配手術後的繼續化療,才可以降低胰臟癌復發的機會。

 

手術跟化療,其實不是對立或是二選一的療法,而是一起面對胰臟癌的共同武器。有時候對病人最好的治療策略,也可能會是輔助性化療-根除手術-繼續化療的這種三明治型療法。

 

而在手術前,外科醫師一定會審慎的評估,畢竟胰臟癌的手術都相當複雜,病人是否能安全進行手術,以及手術後有沒有體力進行後續可能的各種治療,都是我們評估的重點,也是我們所訓練的專業。

 

結論

 

對於胰臟癌的病患,能夠接受手術,仍然是目前獲得長期存活最好的治療方式。如果醫師告知有手術的機會,不要輕易的放棄。

 

相對的,醫師如果建議先做化療,也是因為希望可以獲得長期存活,可以讓之後的手術切除得更乾淨的一種策略。即使是局部晚期,甚至是第四期的患者,如果對化療的反應不錯,之後仍有接受手術的機會,將胰臟的腫瘤乾淨的切除。

 

胰臟癌是沒有人願意遭遇的疾病,但如果遇到了,一定要積極面對,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才能獲得最好的治療,與長期存活的機會。

 

參考文獻

1.     Tempero MA. NCCN Guidelines Updates: Pancreatic Cancer. J Natl Compr Canc Netw. 2019 May 1;17(5.5):603-605. doi: 10.6004/jnccn.2019.5007. PMID: 31117041.

2.     Isaji S, et al.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on definition and criteria of borderline resectable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2017. Pancreatology. 2018 Jan;18(1):2-11. doi: 10.1016/j.pan.2017.11.011. Epub 2017 Nov 22. PMID: 29191513.

2021年8月2日 星期一

膽囊切除手術,各種術式與風險分析

膽囊發炎,或是會痛的膽結石,一般會建議手術切除膽囊,避免反覆的發炎或發作。膽囊切除手術可說是全世界最常見的手術之一,而目前全世界主流的手術方式,都是以微創的方式進行手術,而絕大多數的情況下,也都可以安全地完成。

 

不過,隨著歌手術技術的日新月異,微創手術的種類也越來越多。這邊,就將各種手術的方式,與其優缺點,在這裡統一做個整理與分析。

 

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

 


這是目前全世界最主流的手術方式,一般會根據膽囊發炎的情況,在肚子上開3-4個小傷口,每個傷口約0.5-1公分。安全將膽囊完整切除之後,裝入袋子內由其中一個傷口取出(大多是肚臍)

 

此方法為最常見的微創膽囊切除手術,手術當天即可進食、下床。實際手術時間大多在一個小時左右,但根據手術的困難度會略有增減。有些病人手術後會置放引流管,也會從其中一個小傷口做引流。

 

隨著醫療器械的進步,原本這些0.5-1公分的傷口,近年來也開始有人使用更細小、更微創的微孔(Mini-port)器械進行手術,可經原本的傷口縮小至約0.3公分,手術後幾乎沒有疤痕,疼痛度也更低。不過,由於膽囊本身仍然需要由腹腔內取出,因此大多在肚臍的傷口,大小上就比較難再更小。

 

病人最關心的手術風險,以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來說,其實非常的低。根據統計,最常見的手術風險是膽管損傷(Bile duct injury)或是手術中的大出血,目前的統計多小於百分之五(5%),而手術相關的死亡風險則小於千分之一(<0.1%)

 

手術過程中,也有可能因為一些狀況而改變為傳統開腹手術。拉大的傷口,多為沿著右側肋骨,大小約15-20公分。常見改為傳統開腹手術的原因,大多是術中遭遇的出血、膽管損傷、嚴重沾黏….等等,為了確保病人安全的選擇。

 

手術界的Google Map: 螢光導引膽囊切除手術

 


ICG(靛氰綠)螢光導引技術,是在微創手術中相當熱門的新技術。施打ICG這個藥物後,透過特殊的近紅外光(Near-Infrared)攝影機,ICG在肝臟與膽管中可以有螢光色的顯影。就如同旅行時的google map,或是開車時的GPS導航,在手術中指引外科醫師膽管結構正確的方位。對於膽囊切除手術來說,清楚的定位膽管的結構,可以大大提升手術的安全性,減少膽管損傷的機會,相對的也降低了手術的併發症與轉變為傳統開腹手術的機率。

 

2020Surgical Endoscopy的研究指出,使用ICG的螢光導引膽囊切除手術,可以有效的減少病人轉為開腹手術的機率、縮短手術時間與住院天數,同時因為更清楚的定位膽管,因此膽管損傷與相關的死亡風險也顯著地降低。文章中更指出,這樣的螢光導引技術,應該在未來成為所有微創膽囊切除手術的標準備配。


在所有手術方式中,我個人最喜歡這個技術。因為不僅可以增加手術的安全性,對於重要的結構也可以一目了然。更好的是,如果遇到之前手術過的嚴重沾黏,對於辨識困難的組織跟結構,非常有幫助。

 

相關的研究成果,也可以參考我曾經發表過的論文。(螢光導引的微創膽囊切除,可有效避免肝移植患者的膽管損傷)

 

3D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

 

利用特殊的腹腔鏡鏡頭與成像技術,外科醫師可以在帶上特製的眼鏡之後,像是觀看3D電影般的開刀。在手術成像中,各項結構會因為3D的成像變得更為立體,彌補了傳統腹腔鏡手術的平面感。

 

少數的論文指出,使用3D腹腔鏡可以減少膽囊切除的手術時間,不過根據2020年最新Surgical Endoscopy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使用3D腹腔鏡對於避免手術中的失誤,或減少整體手術時間等幫助,並沒有太多的優勢。

 

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

 

單孔腹腔鏡是近年來另一項相對熱門的手術方式,透過特製的手術器械,過去3個肚子上不同位置的傷口,可以全部改由肚臍處進行器械操作。這個手術最大的好處,是肚臍以外的地方不會有任何手術的傷疤,對於注重傷口外觀的患者們是個很棒的選擇。研究也顯示,大部分的患者對於手術後的傷口美觀滿意度,明顯大於傳統的多孔腹腔鏡手術。只要病人選擇得宜,技術的困難度克服後,整體的手術安全性,也可以達到跟多孔腹腔鏡一樣的成果。

 

不過研究也顯示,單孔腹腔鏡在整體手術時間上,還是比多孔腹腔鏡費時,而且由於肚臍的傷口較大,手術後產生切口疝氣的比率也相對較高。另外,較大的肚臍傷口對有些患者來說,疼痛度並沒有明顯下降,因此在減少止痛藥的使用,或者是減少住院天數方面,跟傳統的腹腔鏡手術相比,並沒有絕對的優勢。

 

機器人手臂(達文西) 膽囊切除手術



達文西機器手臂可以說是各種手術器械的集大成,除了本身自帶3D系統與螢光導引系統外,機器手臂本身的關節,無論是在單孔或多孔手術中都能發揮其靈活度與精準度。對於醫師來說,也可以減少長時間使用腹腔鏡器械所造成的肩膀與手指負擔。

 

另外,膽囊切除手術在一些比較複雜的狀況下,會牽涉到縫合跟修補。由於達文西手臂本身手腕可旋轉的角度可達540度,又擁有放大10倍的立體影像,無論是手術的精細度或是整體縫合的時間上,達文西手臂都具有壓倒性的優勢。

 

不過,達文西手術本身並沒有健保給付,相對的費用也比一般的腹腔鏡來得高昂,是選擇這項術式最大的缺點。

 

結論

膽囊切除手術的選擇雖然很多,不過最終還是應該以手術的安全性,以及病患本身的疾病狀況做綜合的臨床判斷。建議有需求的患者,可以與您的外科醫師討論,尋找最適合自己的手術方式。

 

 

參考資料

1.    Broderick RC, Lee AM, Cheverie JN, Zhao B, Blitzer RR, Patel RJ, Soltero S, Sandler BJ, Jacobsen GR, Doucet JJ, Horgan S. Fluorescent cholangiography significantly improves patient outcomes for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Surg Endosc. 2020 Oct 14. doi: 10.1007/s00464-020-08045-x.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3052527.

2.    Schwab KE, Curtis NJ, Whyte MB, Smith RV, Rockall TA, Ballard K, Jourdan IC. 3D laparoscopy does not reduce operative duration or errors in day-case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Surg Endosc. 2020 Apr;34(4):1745-1753. doi: 10.1007/s00464-019-06961-1. Epub 2019 Jul 16. PMID: 31312963; PMCID: PMC7093411.

3.    Omar MA, Redwan AA, Mahmoud AG. Single-incision versus 3-port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n symptomatic gallstones: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y. Surgery. 2017 Jul;162(1):96-103. doi: 10.1016/j.surg.2017.01.006. Epub 2017 Feb 28. PMID: 28256257.

4.       

 

2021年7月26日 星期一

輕度與中度的急性胰臟炎,可考慮立即經口進食!!

 這個月在Annals of Surgery刊出一篇對於急性胰臟炎相當重要的RCT,是針對輕度與中度的急性胰臟炎,可考慮立即經口進食的研究,對於常見的急性胰臟炎治療上,可說是重要的一個註腳。

 

傳統在急性胰臟炎的治療上,我們大多希望病患禁食一段時間,給予胰臟充分的休息(Pancreatic rest),直到疼痛或抽血數據改善後再開始進食。即使到了現在,各大醫學會的治療指引上,也對於早期進食的建議,有一定的落差。

 

這篇多中心RCT,直接將輕度與中度胰臟炎的病人分成兩組,一組在住院當下就可以直接開始食用低油的固態食物,完全不考慮臨床數值,另一組則是比照傳統的治療方式,等到疼痛減低、胰臟指數降到正常值兩倍以下、白血球與發炎指數都下降之後,才開始循序漸進的進食。

 

研究的結果顯示,即刻進食的這組病人,有著相當大的臨床好處。不但住院的天數明顯的減少(3.3 vs 8.8),整體的併發症也跟著下降了(8% vs 26%),其中疼痛的程度、胰臟發炎惡化的程度、加護病房的住院率、整體的住院花費等等,都是即刻進食的這組病人有相當明顯的優勢。整體的疾病相關死亡率,兩組病人也沒有顯著的差異。

 


簡單的來說,對於輕度跟中度胰臟發炎的患者,其實只要實施低油飲食,並不需要特別的禁食,也不需要限制非得從清流質、流質等食物循序漸進的吃。相對的,早點開始進食反而還能帶來縮短住院以及減少併發症的好處。另外,禁食與否似乎也不需要特別透過抽血數據或是臨床疼痛度來做為主要的依據,而是單純可從是否為嚴重胰臟炎(合併短時間內無法回復的器官失能)作為判斷了。

 

當然,這個研究排除了幾個族群,包括ERCP處置後的胰臟炎、癌症相關、以及慢性胰臟炎的病人。另外,酒精性胰臟炎在兩組病人中都只有占約15%左右,在病患的基本組成上,還是有一些偏差的。但至少對於目前早期禁食的一些爭論,給予了一個蠻明確的指引,也許未來在各大學會治療的準則上,可以因此有一個更統一的依據。

2021年7月6日 星期二

膽囊切除手術後,常見問題大集合



 

以目前的醫學技術,單純的膽結石、膽囊炎手術大多可以用微創的方式處理。不過,對於困難的案例,或是其他肝臟相關的手術,也有不少開腹切除膽囊的情況。這邊就針對膽囊切除手術後的常見問題,幫大家一次做個總整理。

 

要等排氣才能吃東西嗎?

絕大部分的情況下,不需要。

 

除非手術過程中有嚴重沾黏,牽涉到腸胃道的修補,否則一般的情況下,手術後便可正常飲食。若還是有疑慮,可以先從喝水,或是清流質的食物開始嘗試,沒有不舒服再開始一般的飲食。

 

不過,膽囊切除手術需要全身麻醉,若麻醉未退而產生頭暈、噁心嘔吐等症狀,建議等症狀緩解後再開始嘗試進食,才不會更不舒服,也可避免吸入性肺炎的危險。

 

手術後該怎麼吃?為什麼會拉肚子?

原則上,膽囊手術後並無絕對的飲食禁忌症,但手術後初期應以低油、清淡的飲食為主,等到腸胃道較為適應後,再漸漸回歸一般的飲食型態,比較不容易拉肚子。

 

為什麼會拉肚子呢?原來,膽囊本身並不分泌膽汁,而膽汁其實是由肝臟所製造的。我們可以想像,膽囊就像一個倉庫,平常則是用來儲存、濃縮膽汁,再依照進食的情況,分送到腸道參與人體的消化。膽囊切除後,如果一下子吃太油膩的食物,加速未濃縮的膽汁直接分泌到腸胃道,就比較容易引起拉肚子的症狀。

 

好在,我們的腸胃道是有適應力的。大部分的患者在數週之後,症狀就會逐漸改善。其他的腸胃道症狀,譬如說脹氣、軟便、排氣量多等等,也會隨著時間而漸漸回復到正常狀態。

 

手術後多久可以工作?運動呢?可以重訓嗎?

以腹腔鏡切除膽囊的病人,手術後幾天肚臍的傷口會較為疼痛,因為結石跟膽囊大多會由這個創口取出,傷口比較大。雖然手術結束前醫師會將兩邊的腹壁筋膜縫合,但要完全癒合還是需要時間。

 

以疼痛程度來說,大多在一週內會有明顯改善。因此若從事坐式生活型態 (Sedentary)為主的工作,譬如坐辦公桌類型的工作,一週內便可正常上班。相對的,如果是勞力密集的工作,譬如說需要搬重物、或是需要用到腹肌出力的活動,則建議要一個月後再慢慢開始,比較不會影響傷口的癒合。

 

同樣的考量,手術後的運動也應該考慮運動的強度,以及是否牽涉到腹肌的活動做為考量。一些低強度的活動,譬如慢走、無負重的四肢伸展,在手術後一週進行都相當安全;相對高強度的運動,包括慢跑、游泳、單車或是重量訓練,一般都還是建議手術後一個月在慢慢開始。

 

過度的使用腹肌,除了可能讓疼痛的症狀不容易緩解,也有可能因腹壁的癒合不良,日後容易產生臍疝氣或切口處疝氣,若造成生活的困擾,則可能需要二次手術來修補。因此我們會建議病患,在手術後的一個月內,可以考慮使用束腹帶來減少疼痛與腹肌出力。

 

手術後幾天可以出院?出院後要住小心什麼狀況?

一般微創的膽囊切除手術,若沒有放置引流管,大多可以手術後一兩天內出院。如果有放置引流管的患者,一般會等引流管拔除之後才出院。

 

引流管的拔除與否,外科醫師會依照每天的引流量、顏色等狀況判定,拔除後的傷口一開始會有些滲液,但正常換藥即可,不需要過度擔心。

 

手術後一週內,大多數病患的傷口疼痛度,以及食慾都可以恢復到正常生活。一般回診都是在一週後,來看看傷口最後的狀況,以及膽囊的病理報告。一般來說,傷口不需要另外拆線,一週後癒合沒有問題,便可以不須敷料,正常洗澡碰水。

 

非常非常少數的患者,切除後的膽囊會有惡性變化,需要依照病理的結果做後續的治療安排。

 

如果出院在家有出現以下幾種狀況,請提早回診,或是提早來急診進一步診斷與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1.    手術傷口紅腫熱痛,出現大量滲液、膿液

2.    腹痛加劇,噁心嘔吐

3.    發燒畏寒

4.    尿的顏色越來越深,像是茶色,或是眼白的地方變黃

 

一般來說,這樣的情況極少發生。就算發生,以目前的醫療都仍有辦法進一步處理與治療,請大家放心。

 

以上的整理,希望對各位手術後的朋友有所幫助。

2021年6月29日 星期二

嚴重胰臟癌患者在新輔助化療後,達到病理完全緩解但復發的治療與分析

 

這個月在Annals of Surgery刊出一篇值得思考的文章,是關於嚴重胰臟癌患者,在經過新輔助化療(Neoadjuvent chemotherapy)後,有部分的病人可以達到病理完全緩解(Pathology complete response, pCR),也就是接續的手術完之後,切下來的腫瘤原發處沒有其他的癌細胞。

 

但是如果這群病人,長期追蹤起來會復發嗎?如果復發的話,預後怎麼樣,治療上要該如何呢?

 

這篇來自Johns Hopkins的研究,在2009-2017年間,總共收錄了331個臨界可切除(Borderline resectable),或是局部晚期(Locally advanced)的胰臟癌患者。其中有30個病人達到了pCR,作者整理了這30個病人的治療細節,並把他們與沒有達到pCR的其餘病人進行比較,有了幾個重要的發現。

 

首先,得到pCR的這群病人,存活率非常的好。Disease-free survival (DFS)可以有29個月,而Overall survival (OS)更可以高達76個月。對比於沒有達到pCR的病人的9個月與27個月,有非常明顯的差異性。


 










再來,這些pCR的病人當中,只有14個病人在手術後有復發的情況,但接受各種積極的治療後,平均的復發後存活(post-recurrence survival , PRS)可達25個月。復發後的治療包括手術切除、化療、消融燒灼跟放射治療等等,值得注意的是,積極治療的預後跟過去其他胰臟癌的患者比較起來,相對也是好很多。

 

最後,作者也意外地發現這群達到pCR的病人在經過多變數分析之後,其預後竟然與傳統我們認知的臨床病理狀況,或者是治療選擇(手術清除程度、化療種類)上沒有統計上的顯著相關。反而有可能與一些更分子生物學上的因子,包括peripheral circulating tumor cellscirculating tumor DNA相關。也許更進一步的基礎醫學研究,以及liquid biopsy等運用等,可以幫我們在這群病人身上找到答案。

胃癌手術後,飲食上要注意什麼?

胃癌在台灣的發生率,雖然不像大腸癌、肝癌那樣常見,但在諸多癌症當中,卻與「飲食」與「營養」最息息相關。根治性的手術切除,仍然是目前胃癌唯一可能治癒的方式,手術後要怎麼吃,如何保持足夠的營養,就變成一大課題。   手術後,我都吃不到以前那麼多,怎麼辦?   手術後沒...